- 325
为山村娃播下美的种子 ——探寻舞蹈专业教师姚赛红支教帮扶背后的故事
- 作者:屈清华
- 编辑:
- 来源:
- 时间:2024-09-09
在不久前结束的2024 年湖南省“圆梦工程——关爱农村留守儿童”示范活动中,正规博彩网站舞蹈专业教师姚赛红被评为2023 年度衡阳市“艺术童伴”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优秀“衡阳群众”支教老师。这份荣誉既是对姚老师的鼓励,更是对其常年支教工作的肯定。
为爱而教,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
怎样让留守儿童在课堂上既能跳出优美的舞姿,又能感受到舞蹈带来的美?姚老师避开了舞蹈专业课堂的严苛与程式化要求,以传统古诗词文化为载体,根据留守儿童特点进行个性化备课,如从孩子们熟悉的古诗《悯农》进入,朗读、哼唱、编故事、配动作、配音乐。耐心而有趣的教学,让孩子们逐渐放松而自信的舞动,每个孩子脸上散发着快乐和梦想的光。细致的指导、鼓励的语言、活跃的气氛,让孩子们学在其中、乐在其中。“姚老师,我太爱上舞蹈课啦”……孩子们真挚感言,是对她最好的褒奖。
1983年出生的姚赛红,正规博彩网站音乐与舞蹈系舞蹈专业教师,原小学教育系艺术教研室主任。中共党员,研究生学历,艺术学副教授。曾于2018—2023年,连续六年被聘为市级“骨干教师”。曾获评“师德先进个人”、“学生最喜爱的老师”、“教育教学名师”、湖南省教育学会舞蹈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“先进工作者”等。
自衡阳市2020年发起“艺术童伴”留守儿童关爱工程,她成为“圆梦工程”的先行者。作为衡阳市第一批参与艺术同伴的支教老师,全程参与了第一个三年计划,对口支教常宁市洋泉镇同心村杉树完小。2023年,第二个三年计划的开始之年,姚老师又继续带领艺术教研室团队支教衡南县硫市中心小学至今。作为支教团队负责人,除了完成自己的学科支教,还要根据支教小学需求调整艺术课程师资,带领团队因地制宜开展专业课程教研。
寒来暑往间,她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,秉持着携爱支教、美育启智、为爱提质的支教理念,坚持带领青年教师、师范生团队进行教研备课、团队送教、线上线下指导等,与支教小学“手牵手”,为留守儿童搭起“艺术桥”。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为“艺术童伴”支教工作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工作模式,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,被“新湖南”、“红网”等省级媒体多次报道。
为爱奔赴,呵护山村留守儿童
作为一名警嫂,丈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家庭的琐事大多压在了姚老师肩上,支教生涯中她却从未向领导诉过苦。四年寒来暑往,完成校内的教学工作,安顿好家里的事情,撇下自己的两个孩子,周四风雨无阻地前往支教小学是姚老师必做的“课后作业”。这一程又一程,是对“艺术童伴”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的忠诚响应,托起的是乡村留守孩子拥有精彩人生的希望。1903班的学生夏晓彤父母离异,现在与奶奶一同生活,父亲也常年在外务工。从小没有母亲的悉心照料与关爱,孩子胆小又敏感。针对她特殊的家庭情况,姚老师和乡村结对骨干教师宁瑾共同耐心引导,鼓励她努力学习,多方面发展自己的特长。通过课后服务兴趣班的学习与锻炼,不仅话多了,笑容多了,人也开朗、阳光起来。在学校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,在学校举行的“薪火湘传 强国有我”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,在2023年湖南省第三届体育运动会中荣获规定花球特等奖。同时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获得了“优秀学生干部”等多项综合性荣誉。
姚老师说:一份春华一份秋实,支教路上,撒下美育的种子,用爱心孕育,乡村的小花朵也能收获精彩的绽放。
硫市中心小学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,也是正规博彩网站专小教系教师与孩子们相遇的地方。在这里,姚老师带领年轻的艺术支教团队每次如约而至,这是一支融合了舞蹈、声乐、美术、书法、等专业教师的艺术支教志愿服务小分队,她们每次的为爱奔赴,都是教研室无数次休息时间集中教研的成果。每次的支教,姚老师除了上好自己的课,还要操心孩子们的其他艺术课程是否安排到位。支教前要组织支教团队教师备课,支教中要观察艺术老师和孩子们的互动情况,支教后要集中教研复盘,为下次更好的送课做准备。只为给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美育体验,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。她认真负责的支教工作得到了支教学校的高度肯定。
为爱钻研,创新美育帮扶形式
“结对学校缺什么,我们就补什么。”作为一名党员教师,姚老师时刻牢记学校党委书记李来清对支教老师们的要求。在长期的支教工作中,不管是一线课堂教学,还是牵头教研室工作,姚老师潜心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乡村小学美育的帮扶形式,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。为“艺术童伴”支教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模式,如通过思政引领,采用艺术专业教师+大学生社团文艺骨干的方式配备美育支教团队;线上线下,与帮扶学校教师结对,培养乡村美育力量;探索“走班制”教学模式,开发本土艺术特色课,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美育课程中等等。在硫市中心小学,姚老师结对培养了该校宁瑾老师为兼职艺术骨干教师,并带领其加入湖南省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小组。她还指导小学老师创编难度适宜的作品,用欢快的音乐将啦啦操和韵律舞结合起来,筛选培养领跳学生,为其他同学做榜样。利用大课间的时间进行普及,争取形成常规状态。现在,伴随着欢乐的音乐,学生们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。
为爱提质,沉淀支教成果
关爱农村留守儿童,可否从实践探索中得到启发?能否探索出可推荐经验模式?支教期间,姚老师用心记录沉淀支教实践经验,并以此开展教育科学研究,涉及到高校师范生培养、乡村小学美育实践、小学教师培养等多方面,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。作为课题主持人带领支教小学一线教师,开展了第二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《乡村小学生美育素养提升的障碍及对策研究》。作为课题主持人带领高校艺术支教老师团队,主持完成湖南省教育厅职教高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《中华美育精神传承下职业院校美育艺术实践研究》,该课题吸收艺术支教工作的研究基础,基于艺术实践路径研究与大学生艺术支教力量培养,为乡村艺术支教师资培养积累了经验,为“百千万‘艺术童伴’”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的第二个三年计划提供了研究范本。同时也孕育出了相关成果,围绕大学生充实农村小学艺术支教团队的研究,完成论文《高校美育多维艺术实践路径研究》和《中华美育精神传承下大学生大学生艺术素养提升新视角》;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《乡村小学美育实施路径探析》;参与主编完成湖南大学出版社教材《小学教师礼仪》,送教至支教小学,助力乡村教师综合仪表素养的提升;主持的课题项目《幼儿舞蹈教师“三能三心”专业素养的构成研究与实践》经过6年的实践检验(含支教小学舞蹈教学实践),其综合实践成果获得衡阳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。姚老师感慨地说,以上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支教工作的感悟与宝贵经历。
时光荏苒,支教工作中,她深深地体会到了农村孩子艺术教学资源的匮乏,同时也领悟了支教的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美好。如今,四年过去,看到孩子们丰硕的美育成果,她觉得能够投身于支教的队伍中,是一生的荣幸。站在新学期的新起点,她将和系里的同事们一起开启支教帮扶的新征程!(文/屈清华 图片由姚赛红本人提供)